北大正式回應社會各界對
“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名單的四大質疑
全國39所中學獲得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它們來自13個省區(qū)市,其中北京4所中學,江蘇10所中學、湖南4所中學入選。人口大省四川、山東等省沒有一校入選。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16日公布了這39所中學及其校長姓名進行公示。全國共有400余所中學遞交了“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申請。名單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全國各界和媒體的廣泛熱議。媒體爭論的熱點主要圍繞校長能否頂住來自領導、金錢的壓力;校長是否具備了“伯樂”的能力和素養(yǎng);選拔標準、程序如何形成;公示信息是否完整;學校評選標準、如何推薦學生;是否滋生腐敗,是否公平;是否意味著歧視農村等方面。
昨天下午,北大招辦負責人對部分質疑做出回應。
質疑1:為何包括四川在內的其他省區(qū)市一校沒有?北京為什么僅4所中學入選?選拔標準是什么?
北大回應:由于是第一年試點,相關的制度和程序都還在摸索中,因此沒有太多的名額,只能選擇非常有限的省份和學校。評審專家認真審閱了中學及其校長的申請材料,綜合考察了中學的辦學條件、生源質量等因素,最終確定入圍學校名單。
質疑2:北大表示在選擇學校時將考慮校長聲譽等因素,未入選的學校是不是意味著遭到北大的否定?
北大回應:“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是一個“增量”的嘗試,它只是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一部分,不會讓未入選的學校利益受損。由于試點學校數量非常有限,沒入選也不代表中學辦得不好。
質疑3:北京為何不能像江蘇那樣,減少每所學校的推薦名額,從而讓更多的學校有推薦資質?
北大回應:因為江蘇省各地的教育水平非常平均,所以江蘇有10所中學獲得推薦資質,但每所中學只能推薦一名學生。北京的教育相對集中,其獲得的推薦名額總數也位居前列。
質疑4:北京入圍的4所中學每年考入北大的學生已經很多了,為何不將推薦機會留給其他學校?
北大回應:“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精髓不在于讓某個學校多幾個學生考上北大或者某個學生降多少分錄取。北大希望通過這項政策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為不同類型優(yōu)秀學生的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使中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從而逐步影響乃至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據北京青年報)
95%網友反對校長實名推薦
北大將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采用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的做法,竟引來一片罵聲,某網站調查顯示,95%網友擔心,這只能為腐敗提供土壤。專家分析,公眾的擔心折射出目前教育改革面臨的困境:公信力喪失,這是由“教育丑聞”不斷導致的。但即便如此,本報在此呼吁,教育改革也不能因噎廢食,停止探索。公眾也應給予支持和建設性的意見,給予寬松環(huán)境。
來源:華西都市報
|